位置:
首頁
吃瓜群眾?起哄跳樓?真的事不關己嗎?

吃瓜群眾?起哄跳樓?真的事不關己嗎?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18-06-29 瀏覽:13707 次

甘肅女孩遭起哄跳樓事件,當?shù)鼐揭褜擅鸷逭咝姓辛?。他們應該承擔責任?

一名19歲的甘肅女孩,爬到百貨商場的8樓,樓下很快圍聚眾多路過的看客,舉著手機拍攝著樓上的女孩,歡呼、起哄、慫恿,又在網絡平臺熱烈鼓動。

被他們慫恿的女孩李依依身患抑郁癥,她的抑郁癥并非天生,而是由一起班主任的猥褻案引發(fā),兩年前,她還是一名高三學生,正準備著高考讀大學,如果不出意外,憑借她出眾的外貌和智慧,或可有一個前景可期的人生。卻因為在一次生病期間遭遇班主任吳某的猥褻,面對不堪遭遇,她先想到的是找學校老師救助。但是無論是信任的任課老師,還是學校教導主任,都不想得罪吳老師,勸依依息事寧人,甚至覺得她大題小做。讓她感覺班主任“丑陋、罪惡”。此后,依依無心上學,在痛苦的心理煎熬中,依依被確診為抑郁癥,在2016年即嘗試過兩次自殺。

李依依寫給法院的控訴狀

無奈之下,依依最終選擇報警。當?shù)鼐揭遭C及強奸未遂罪名移交檢察院公訴吳某,吳某卻辯稱自己強吻、碰頭、上下亂摸的行為只是確認下依依有沒有發(fā)燒感冒!檢察院最終還是認為吳某的行為輕微,且無法證明猥褻與李依依抑郁癥有直接關聯(lián),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檢察院認為吳某的猥褻行為與小李的抑郁癥無法證明有直接關聯(lián),決定不起訴

一次接著一次,無人替她主持公道,甚至被同學視為精神病,讓到處投訴無門的依依心理最后一道防線也崩潰了。2018年6月20日下午,依依坐在麗晶百貨商店8樓的窗臺外,手機在她的手中不時的震起。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長達4個半小時里,除了當?shù)毓?、消防在緊急施救外,底下的人群不僅不勸阻開導,反而一個個冷嘲熱諷、鼓動慫恿:“怎么還不跳?”“你倒是快跳啊!”“在那里猶豫什么?丟不丟人?快跳啊!”最終被抑郁癥折磨3年的李依依松開消防員的手,從8樓跳下,看客們一片歡呼,甚至將此事作為炫耀的談資。有視頻顯示,女孩跳下后還有圍觀女子臉上滿是笑容。

趁機起哄之士,今年也和去年一樣,數(shù)不在少的

魯迅在百年前就寫過:“其實,則趁機起哄之士,今年也和去年一樣,數(shù)不在少的?!边@句話放到今天依然適用,圍觀起哄甚至慫恿者永遠不缺。每一個絕望的人站上高樓,總能吸引來眾多烏合之眾,在樓下仰著腦袋此起彼伏的起哄。

網絡時代,這些起哄更加變本加厲,除了現(xiàn)場圍觀的看客高聲叫嚷,缺席的看客也不愿意錯過熱鬧,隔著屏幕嘲弄、恥笑。2014年一位四川青年小曾在微博直播自殺,在隨后的直播過程中,引來了數(shù)萬條轉發(fā)和評論。很多網友的留言并不友好。在某個時刻,小曾動搖過自殺的念頭。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40分鐘內,數(shù)百條留言涌進了這條微博下方的評論,有人說“不行”,有人說“你賠我流量”,也有人說“你必須死”。盡管有網友試圖阻止小曾自殺。但咒罵的留言太多,每刷新一次就會多出一百多條。勸慰的聲音瞬間被淹沒。網絡名人和菜頭用他買下的 寧財神帳號調侃:老板,加20串肉筋,10串板筋,再烤兩個大腰子!

幾乎每秒都會有幾個人留下評論,看熱鬧、或是刺激他?!焙D暇W友 47吱在現(xiàn)實中與小曾相識,發(fā)現(xiàn)小曾電話關機后,她通知了小曾的母親,并聯(lián)系了瀘州警方,當房門被小曾的舅舅撞開,家人和警察進入現(xiàn)場時,他已經失去了意識。不久后,小曾在急診室里停止心跳。自殺者并非全部都是生無眷戀,有時候,一個關愛的眼神就可以喚回他們。但是,輕生者們往往迎來的卻是冷漠的圍觀群眾,幾句話就足夠摧毀他們最后一絲對生的希望。西安一名男子因為討薪不成爬上了市區(qū)某購物中心樓頂,雙腿懸空欲輕生,就在民警實施救援的過程中,在購物中心樓下的天橋下已站滿了圍觀的市民,很多人已經看了將近半個小時,人群中還不時發(fā)出冷嘲熱諷,說男子“沒有勇氣”,“趕緊跳下來的話,自己也不用等這么久?!绷钊瞬唤獾氖?,當這名輕生男子被救下后,樓下圍觀的市民依舊沒有散去,有人甚至又等了十幾分鐘才離去。竟然還有人發(fā)出“這就救下來了,真沒意思”的感嘆。上海一名年輕女子疑因感情糾紛坐在五樓窗臺上,試圖跳樓輕生,引起樓下大批圍觀市民拍照甚至起哄。最終,在起哄聲中,該女子縱身躍下,頭部和臉受傷送往醫(yī)院急救。就在她跳下后,還有人大聲議論:“死不了的,才多高?!?

廣州一男子爬上屋頂準備跳樓,等待許久之后,圍觀者開始不耐煩并起哄。一中年女子在人群里兩次高喊:“你跳啊!你跳?。 甭牭匠靶β?,該男子看了一眼沒有消防氣墊的地方,背著眾人后仰倒下。在尖叫聲中,男子倒地被摔成重傷,送往醫(yī)院。悲劇的釀成,當事人的經歷是重要肇因,但圍觀者的暴力也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倘若不是圍觀者的嘲笑和慫恿,或許事情會有另一個結局。

圍觀起哄輕生者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誠然,絕大多數(shù)未經訓練的人在這種場合,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施救者,甚至可能驚慌失措而把好事變成壞事。但這不應該成為“圍觀者”對生命逝去不尊重的理由。將跳樓當成肥皂劇,將跳樓者視為表演者,眼見悲劇即將發(fā)生,圍觀者不思救人反倒比當事人更快進入看客角色。假如跳樓者頭破血流,看客們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喝彩鼓掌,以為這結局果然刺激耐看。假如跳樓者得救無礙,看客們則一邊悻然散去,一邊惋惜這結局竟然不遂人愿。

有些自殺者最初意圖未必是自殺,或許是想進行維權,其間也充滿令人同情的因素,然而圍觀者的起哄加劇和推動了自殺者的輕生行徑。從這個角度說,圍觀者的起哄、嘲弄,實質上就是一種支持和鼓勵自殺的行為,而且是以言語等行為挾持和要挾自殺者輕生。按照歐美國家以及我們鄰近的韓日等國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規(guī)定,幫助、支持、贊同和鼓勵他人自殺,或者企圖使他人自殺的行為都屬于嚴重的犯罪行為,都要給予法律的制裁,在英國最重可判處不超過14年的監(jiān)禁。據最新消息,甘肅女孩跳樓現(xiàn)場的2名起哄者已被警方行政拘留,此外,警方已掌握另外6名視頻發(fā)布者的信息,并表示希望他們盡快自首。

但是目前在我國,起哄慫恿還不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只被認為是一種道德缺失行為,給予的也只是道德譴責,正因為看客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才造成了看客起哄鼓噪自殺者的事件越來越多,不僅僅是現(xiàn)場鼓動,網絡慫恿謾罵也應規(guī)制。

圍觀群眾起哄,是否該被法律懲處?專家這樣說…

1、圍觀起哄者為何被行拘?

支振鋒(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單純的圍觀而不去救助,根據中國目前的法律,并不違法。不過,如果圍觀者妨礙了救援,這種情況下,根據其妨礙救援的程度可能會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達到了妨礙公務的程度,可能就構成犯罪,如果妨礙救援程度并不嚴重,這種情況下警方做出行政拘留,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圍觀群眾,并沒有妨礙救援,但是如果有起哄等言行,引發(fā)現(xiàn)場更多的人圍觀,或者對當事人造成言語刺激,引發(fā)傷害結果的發(fā)生,這種情況下,這些人也可能構成妨礙社會秩序,甚至是犯罪。

在慶陽的案件中,如果警方可以找到諸如現(xiàn)場視頻等比較充分的證據,證明行為人妨礙了救援,妨礙了社會秩序,如果構成犯罪,那就可以進行刑事拘留,如果沒有構成犯罪,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可以進行行政拘留。

安翔(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律師協(xié)會公益法律事務專委會副主任):

案件中起哄的人是否構成幫助自殺行為,我覺得還有一定差距,可能還達不到。但從民事的角度來說,從侵權責任法的角度來說,這些人具有民事法律上的過錯。過錯體現(xiàn)在,在抑郁自殺者開展自殺過程當中,可能還沒有采取下一步行動,這時候她內心當中肯定會產生很糾結和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這個時候,圍觀者只是圍觀也便罷了。如果你再做什么行為,是有可能對她思想產生進一步波動,甚至有可能產生推動她自殺的結果。這個行為起碼是構成侵權責任法中法律意義上的過錯。你對她自殺行為本身要承擔由于你過錯所產生相應的這一部分的法律責任。

2、圍觀群眾起哄,僅道德譴責是否足夠?

支振鋒:

在日常生活中,當他人處于危難之中,自己可以救助而不去救助,甚至,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圍觀起哄,妨礙救援等,這種情況之所以時而出現(xiàn),究其原因,要么是相關法律條款缺失,要么是法不責眾、執(zhí)法不嚴。在慶陽的案件中,當?shù)鼐酵ㄟ^法律的手段,懲處圍觀起哄者,也是一種典型的案例。

安翔: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這個事情已經遠遠超出道德范疇。這個事情中,起哄者明知道當事人有自殺傾向,而且當事人可以聽到起哄者的聲音,這種情況下,對當事人進行言語刺激,讓她進一步產生負面想法,這就需要在法律范疇內追究責任。

3、在網絡上圍觀和起哄的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安翔:

我覺得這些人也應該承擔責任。網絡與否,在法律上并沒有區(qū)分的意義。你是喊話讓人家聽到,還是通過發(fā)帖或者其他方式讓人家聽到看到,只要你明知道她會聽到你的觀點,而且也明知道對方處于心理不健康、情緒很波動,以至于有可能會采取極端行動的狀態(tài)。這樣的行為非常不負責任地推動了最后悲劇的發(fā)生,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